讀書會側記
#2023
#4月份
#逆境兒少系列讀書會
#童年會傷人 長版內容紀實
📖 童年逆境經驗、創傷知情是什麼?
讀書會一開始,國國首先簡扼說明「童年逆境經驗(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;簡稱ACEs)」的意涵。對他來說,童年逆境經驗是在說,如果孩子的來時路很辛苦,我們該如何陪伴他們? 童年逆境研究的十分量表,可作為一個扼要的參考,反映孩子的來時路或是過往故事。不過,國國也特別強調,需要留意逆境經驗的異質性,「孩子能不能好好長大,和孩子來自單親、雙親或隔代教養的家庭,有時候也許沒有那麼多直接關聯。」
📖 創傷知情了,然後呢?「要先讓愛發生」
阿Q分享,在社區陪伴孩子時社會往往認為社區的孩子「需要改變、需要教養」,但是,越強調改變,孩子就越排斥。「我還記得,我在路上遇到的第一個孩子對我比中指,對我罵髒話。可是,我慢慢發現,其實那是孩子用來保護自己的方式。因為孩子在家裡可能處在高壓的狀態,沒有人會接納。創傷知情讓我知道,這些孩子的『傷』比孩子『應該怎樣』來的重要」。回到創傷知情,阿Q認為,「你罵他,不如問他發生了什麼事情?為什麼生氣?」
國國則說,創傷知情幫助他更看見結構,調整實務工作中的著力點。「一開始看見結構,我發現自己很渺小,感受到很多無力,但是,慢慢的、慢慢的,我能夠看清,在有限的時間跟經驗裡面,著手處理哪一塊會比較有『效』。」 此外,孩子的進步並非一蹴可及,「創傷知情也讓我找到不要那麼用力的理由,因為你知道這些孩子的來時路很辛苦,需要更多時間。」但他也強調,這些孩子不需要可憐,而需要支持與陪伴,「讓他們有機會把這些逆境經驗轉化為成長的養分。」
多年的實務工作經驗也讓兩位講者相信,若要支持這群孩子,必須 #先讓愛發生。
阿 Q 分享,「當孩子感受到無論如何我都愛他,他就會相信自己值得被愛,甚至願意為了這份愛繼續支持自己成長、改變,很多行為就消失了。在兒少工作中,有一個孩子變好都是奇蹟,但是,我希望未來即使他在黑暗中,還可以找到一點微光,知道有人曾經愛過他。 」
📖 與會夥伴提問:助人工作者如何陪伴自己的挫折?
阿Q 分享,實務上劃出界線並量力而為,十分重要。「首先,必須要知道,那是他的生命,他很辛苦,我陪伴他,但不代表他的辛苦都是我的責任。再來,要告訴自己,做我們能夠做的事情。當你放下期待跟執著,身心會比較健全。」那真的能量耗竭的時候怎麼辦呢?阿Q 分享,微光盒子每週會有團體督導的時間,幫助夥伴把感受和自我懷疑說出來,「先讓工作者可以愛自己,才可以去愛小孩。」
國國則認為助人工作者的自我照護,可以分成 #個人、#團隊 和 #制度這三個層面來談。以個人來講,助人工作者需要照顧好對自己的期待,知道成為理想中的助人工作者,是自己對自己的期待,而孩子不需要為這份期待負責。在團隊層次上,則如阿 Q 所說,要所有人的努力和辛苦被看見、被肯定。最後,國國認為,在制度和資源的層次上,政府是否能挹注資源去支持 ACE 相關工作者很重要。「我們永遠都在談現場的助人工作者,如何創造更好的環境,但是不能一直靠工作者的愛心燃燒。不管是更合理的薪資,還是更多的資源,都是重要卻最容易被忽略的事情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