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書會側

📖 如何讓愛發生,接住墜落的青少年?
支持墜落的青少年,必須讓愛發生。不過,擁有愛的意願,並不意味著能讓我們所愛的對象「感受到被愛」。舉例來說,《接住墜落的青少年:我與那些受傷的孩子,及他們不安的家庭》書中,許多家長和老師都願意愛孩子,可是,孩子卻感受不到自己被愛。為什麼讓孩子感受到被愛如此困難?無論是高材生還是中輟生,共通渴望的愛又是什麼?到底該如何讓孩子感受到被愛?本月讀書會中,國國和阿Q以上述問題為開場。

📖 為什麼讓孩子感受到被愛如此困難?什麼才是孩子共通渴望的愛?
阿Q 觀察到,受傷的孩子經常「因為不相信自己被愛,所以放任自己成為大人口中的爛人」。對孩子來說,維持現有的生活方式、相信自己不值得愛,雖然痛苦,卻比較能預見會發生的事情。因此,即使開始有人愛孩子,孩子也感受不到。阿Q說,「改變其實很需要勇氣,我們應該要鼓勵孩子相信,自己值得被愛。」

除此之外,看見孩子的失落,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孩子渴望什麼樣的愛。國國先引導與會者思考:高材生和中輟生的來時路,有什麼共通點?

「想要無條件的愛,但過去經歷的都是有條件地被愛。」國國解釋,從原生家庭到學校,都引導孩子符應主流社會的標準,像是聽話、成績要好,有一套既定的遊戲規則。這套遊戲規則之下,無論是高材生還是中輟生,共同感受到的都是條件式的愛,比如「要達成OOO,才會被愛」。只是,高材生幸運地能夠玩得起這場遊戲,中輟生玩不起。這是孩子難以感受到被愛的另一個可能原因:不斷經歷有條件的愛。

不過,無條件地愛孩子,意味著不能對孩子有所期待嗎?

📖 「有條件的愛」和「有期待的愛」差別是什麼?
蹲點社區陪伴孩子阿Q曾為了這個問題掙扎許久。他願意投入兒少陪伴工作,正是對孩子有期待──期待孩子的生活改善、期待孩子脫離幫派。可是,阿Q也擔心這份對孩子的期待,只是他的目標,而不是孩子也想達成的目標。直到今年他才領悟,關鍵在於把選擇權還給孩子:「雖然我期待他過更好的生活,但他不一定要這樣做。不管他有沒有達成這個期待,我還是會愛他。」

曾擔任安置機構生活輔導員的國國,也在陪伴中反覆練習,把選擇還給孩子。他曾陪伴過一位先前在詐騙集團工作的司法少年。這位少年質問國國,如果每天打電話三、四小時,收入就上看新台幣五、六十萬,為什麼要去做時薪兩百多元的服務業?這位少年已經聽膩了各種勸導的話。最後,他對孩子說,「我比你多活了幾十年,總是有東西值得你參考吧?我把經驗分享給你,但我(期待你變好)的焦慮,我會自己扛。」

當陪伴者能實踐課題分離,「有期待的愛」就不是「有條件的愛」。

📖 愛人與被愛是練習的過程
讀書會的尾聲,國國也提醒,關於如何實踐無條件地愛、如何課題分離,終究是不斷練習再修正的過程,如果出錯了,也不用對自已那麼苛刻。畢竟,我們如何與人互動,很多時候是原生家庭的延伸。我們很常透過主要照顧者對待我們的方式去愛人,但這往往也是我們最不喜歡的方式;而我們認為好的方式,往往是我們沒有領受過的,感到不知所措很正常。

「人一開始愛都是笨拙的。笨拙不代表錯,而是慢慢練習的過程。愛是一步一步練習更好地表達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