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書會側

📖 如何陪伴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?
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,不會自己復原。「受傷的孩子認識世界之後會去保護自己,端看有多少機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善待跟接納」,微光盒子創辦人阿Q 說。那麼應該如何陪伴這群孩子?好好理解孩子的需求、理解創傷,並注意談創傷的風險,帶來讓孩子感受到善待與接納,從而長出力量的可能。

📖 為什麼我們要理解創傷? 又該如何理解創傷?
讀書會一開始,國國和阿 Q 便討論到,我們常常會把孩子的行為視為一種問題,然而,當我們以「問題行為」、「問題少年」來看待他們,便難以看見行為背後的傷痕累累。

相對地,對創傷的理解越多,便能知道這些孩子所展現出來各式各樣的脫序行為,代表著他所受的傷越多、對這世界的害怕越多。與會的助人工作者也分享,「理解創傷就可以知道為什麼孩子有防衛行為,而防衛行為帶來的投射,多少會造成他(孩子)人際上的困擾。」

國國則分享,他還在安置機構擔任生活輔導員時,曾遇到一位十六歲的孩子。依照現行規定,孩子滿十八歲就要結案,因此,國國最多只能有兩年的時間,陪伴孩子面對過去十六年的苦難。因為理解孩子如何地傷痕累累,國國得以接納自己的有限,而不是懷疑自己擔任生活輔導員的價值,「即使我們所能做的,遠不及所需要撼動的,這樣的工作與陪伴依然有意義。」

「你也會更理解,孩子與你互動時的反應,雖然因我們而起,但可能與我們無關,而是與他的來時路有關。」國國這麼說。
自我覺察,則是理解創傷的起點。

國國提到,當我們想釐清自己的人生課題或是家庭課題時,需要掌握一些元素讓我們去理解過去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,理解經驗帶來的影響。透過這樣的「自我覺察」,作為理解創傷的第一步。

更重要的是,當我們開始練習自我覺察,也要學著接納自己的狀態、接納自己的人生課題、或是與家庭課題等種種失落共存,「我們接納自己的程度,其實關乎我們可以多大程度理解我們在乎的人。」

📖 理解創傷之後,如何讓孩子感受到接納?
阿Q 分享,他曾經遇過一些孩子,家中常有人喝酒、發酒瘋。雖然孩子無法控制家人的行為,卻常選擇責怪自己,認為「都是自己的錯」,並嘗試去控制其他事情。雖然孩子不一定會承認自己這樣想甚至反駁,但是,如果有機會在孩子脆弱的時候(或放下武裝的時候),讓孩子知道這不是他的錯,對於孩子復原其實很有幫助。

國國則說,「我永遠的養分都是回到我小時候有的失落,可以去想一下自己過去跟大人互動的時候,有沒有一個小傷疤?不要成為小時候的自己不想遇見的大人。」他說,「我現在最想成為的大人是,小時候我想遇見的大人。」

讀書會的尾聲,阿Q 和國國提醒大家,雖然創傷知情能讓孩子獲得更好的陪伴,不過,我們也要留意談創傷的風險。

阿Q 認為,談創傷最大的風險是看不見孩子當下的需要。他解釋,兒少陪伴中最重要的是,讓眼前的孩子知道他是被愛、被關心、被照顧,而且有個地方是他的歸屬。「我要看見的,不是過去受傷的他,或未來可能功成名就的他,而是眼前的他,以及他的需要。」

國國更直白地說,「如果只是因為創傷知情很重要,便要求個案檢視過去,卻沒有考慮個案的狀態適不適合進行回顧,反而是一種暴力。」他認為,「最簡單也最難的事情是,去了解孩子現在需要什麼?然後,不論孩子需要什麼,永遠永遠讓孩子在關係中能安穩地決定自己要做什麼,以及要做到什麼程度。」

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,不會自己復原。但是,透過理解創傷,忠於孩子當下的需求,我們有機會陪伴孩子復原、長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