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書會側記
少年犯罪,是寂寞與壓抑超出負荷的表現。
9月份的讀書會聊到這部分,可能有些人有的困惑和質疑是:「很多人來時路也很辛苦,但就沒有犯罪啊。」
從淺層來說,寂寞與壓抑是導致少年犯罪的風險因子,但有這樣的風險因子並不代表一定會造成相對應的結果,如同糖份之於肥胖、抽菸之於罹癌、學歷之於成功、有錢之於幸福,有著相同經歷的人,會活出怎樣不同版本的故事,端看這因子會發揮多大的影響力。
而書中提及的寂寞與壓抑,在現實裡更多時候是透過完美主義、工作狂表現出來,反而成了社會鼓吹的表現。
另一個層次是,人的慣性就是以自己的經驗為出發,又需要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安慰。是的,多數的人再怎樣寂寞壓抑,也沒有犯罪:名門的壓力、貧窮的壓力、升學的壓力等等,但那不表示犯罪的就是他自甘墮落。沒有人出生就立志當壞小孩的,每個人都有過自己的努力,少年犯也是。那些走偏的可能只是在無人聞問的來時路裡,過上了十五、六、七年特別不幸的人生。
阿Q特別分享到,我們的文化裡很喜歡標籤,在這分類的過程,經常忽略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,恣意的帶著我們過往的經驗擅自評斷,而忽略了孩子真實的需求。若我們願意理解少年犯,看穿並回應他犯罪行為背後的寂寞與壓抑,其實是有機會接住他們的,陪他們再走一段路。
有得聊才有得療,練習成為小時候想遇見的大人。
《教出殺人犯》這本書,他在回答很核心的一個問題,我們都說我們要「愛」孩子,但我們到底想把孩子帶到哪?教出殺人犯不是我們想要的,但教出「資優生」真的比較好嗎?
重點是陪伴的核心。
當我們與兒少相遇是為他犯了錯,我們陪伴的目的是什麼?希望我們在陪伴過程中我們教他怎麼為自己的選擇負責。
負責 – responsible
在英文單字裡,可以把它拆成 response(回應)+ ability(能力)
負責不是咎責,負責是在犯錯之後學會了回應的能力。我們期待與兒少一起練習負責,其實就是培養他回應問題的能力,在陪伴的歷程當中鍛鍊他面對困境與挑戰的能力。
你有過作弊的經驗嗎?
還記得某次團隊在跟朋友聚會時,聊起自己小時候的作弊經驗。剎那間,在場的人此起彼落、分享著當時認為「很有創意、技巧高超」的作弊經驗,大家笑成一團。
作弊、偷東西,這樣的經驗可能你我都不陌生,那是很多人有共感的來時路,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。
在教育現場、助人工作場域,我們都知道要去了解這些「行為問題」背後的「核心議題」是什麼?作弊可能是因為在意成績、想要有好表現,偷東西的背後可能是交友、尋求認同的需求。
我們成為大人,大到忘記自己小時候的樣子,這些小時候我們可能都經歷過的事情、有過的感受,我們在面對孩子些脫序行為時,卻因為角色位置上的焦慮,選擇用傷害的方式來回應,因為我們內心深層的焦慮是:是我沒有善盡職責?是我沒有把孩子教好?我是一位不稱職的家長/助人者嗎?
期許我們帶著自己曾有過的經歷、比這些逆境兒少高的「經驗值」,有這些養分,回過頭來幫助我們成為一個更好的陪伴者,試著用更溫柔的眼光去回應孩子的需求。
或許我們不一定知道怎麼做才是最好的回應,但至少我們明確知道「不要怎麼做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