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書會側記

🌱個人造業個人擔?

談及「犯罪」,社會多數人會將之歸因於個人,「畢竟事實就是這樣,承受著寂寞跟壓抑的人很多,為什麼別人不會,你會?」這可能是部分人單純的強烈好奇,也或許是許多人責問少年的理由。

但所謂的人心,難道不是在環境裡慢慢打磨出來的嗎?

「很多時候生病的是社會,發病(犯罪)的卻是個人」國國說。

連結九月的讀書會,談的是風險因子,怎樣的環境會讓人暴露在風險裡面。在對「成功」定義相對狹隘的社會文化中,循著「遊戲規則」渴望成功而受苦的人很多,例如:各縣市前三志願學校的學生中,往往罹患憂鬱症、焦慮症比例是高的;而這本書,寫的則是關於玩不起這套遊戲規則的孩子。作者替我們拉開一道脈絡性的視野,帶我們從微觀的困境中理解「環境對人的影響」。

🌱社會病的是什麼?

阿Q分享到,許多孩子遭遇逆境時總會告訴自己「沒事」、「我可以」。說服自己是「幸福的」、是「正常的」,努力不依賴別人。直到爸爸第四次自殺,阿Q在救護車上經過醫護人員的詢問,才知道有位叫「社工」的人。

「原來,可以不用自己面對」。

「原來,我可以求助」。那是阿Q第一次意識到,爸爸住院時,可以不用說成是「去大陸出差」。

社會有時沒有讓孩子求助的機會,一切都是為了維持「看起來很正常」,儘管我們明知道,失序也是社會的一部份。 

🌱成為加害人之前,很有可能都是受害者

眼前投影出一個畫面,是一名17歲青少年掃射當鋪51槍的新聞。

多數人的17歲,應該都還在學校的環境中學習;但是17歲的他,「怎麼不在學校裡?怎麼會有槍?他的來時路發生了什麼事?」

國國提及,「所有人都在有限的選擇,選擇覺得對自己比較好的。」多數人把這樣的選擇歸因於個人。的確,我們的經歷都有各自的努力、掙扎,還有一點收穫。可是,關鍵是在這些選擇裡,存在我們沒有看見的幸運;而這樣的幸運,並沒有機會發生在殞落的人身上。

這些孩子的來時路不斷地被漏接,每個標籤後面背後活生生的個體,都在墜落的邊緣掙扎著。儘管生命積累的壓力與憤怒難以想像,但我們可以從理解開始,在沒有看到全貌前,少一點評價,就能創造更友善的環境,讓所有人都有機會受益。

🌱愈想擦去黑的那一面,就容易愈擦愈黑

讀書會尾聲,談到「懲罰」。其實,沒有一個少年犯會覺得自己完全沒有錯。

不是不想承認,也並非不知反省,只是不想被打,只是為了求生存。

我們的文化在處理犯錯時,使用的方式常常是懲罰。然而,比迷信「應報理論」更需被討論的或許是,到底「什麼是負責」?想到認錯後的一連串後果,「不承認」是每個人理所當然做出的最理性選擇。

「我們想養出什麼樣的人,跟他犯錯的時候我們怎麼對他,是無法脫鉤的。重點是,在懲罰裡誰會陪著他?」阿Q拋出了另一個思考。

其實,在社會貼孩子標籤的同時,孩子也在貼社會標籤。國國回憶起與一位幫派少年的相處,印象深刻的是,他特別同理他人、照顧安置機構裡的弱小少年,且覺得自己不值得擁有好的生活。「他們並非只有哀戚或張牙舞爪的一面。」國國說。

試著引導他看見一路上努力的痕跡,試著帶他看見在社會上的「希望感」,因為只要持續放大「白的那面」,那麼「黑的部分」就會自然而然地漸漸縮小,而這正是陪伴一個生命漸漸「蛻變成更好的自己」的重要歷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