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書會側記
🌱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專家
如果將犯罪少年或安置兒少視為弱勢對象,就很容易忽略了他們本身的能力。
在今年的最後一場讀書會,讓我們練習完整地看到自己,也完整地看見他人。透過敘事治療,陪孩子長出心理韌性等軟實力。
🌱概念一:互為主體性——被聽見,就是兩個平等的生命在交流
我們經常將自己的想法帶到與孩子的談話中而不自覺,「互為主體性」正提醒我們,我們與孩子是「來訪者」與「受訪者」的平等關係,我們需要做的只是走出我們的視野,聽聽孩子的世界。
「聲音出來之後呢?考量到現實因素也無法採納孩子的聲音。」與會者拋出了關鍵的好奇。
對此,阿Q分享曾有個孩子堅決不想去安置的原因是「這樣大家都會忘記我」。當孩子擁有話語權,讓我們理解他的恐懼來自於孤獨,就有機會回應他的害怕;讓他知道,即使去安置,我們會等你出來,這條路上有我們陪著你。
從「沒有人理解我、我是孤單的」,變成「好像沒那麼孤單」、「好像還是有人喜歡我」,如此一來,孩子的故事就有機會被改寫。
🌱概念二:問題外化——與問題從對抗、合作到共存
問題是問題,人是人。問題外化,就像是將問題賦予一個名字或形狀,與問題建立一種新的關係,並從客觀的角度看待問題。
舉例來說,把孩子的「衝動情緒」外化為「被電擊的青蛙」。當孩子快要克制不住衝動時,國國便半開玩笑地問:「青蛙又被電了嗎?」藉外化的名詞提醒孩子,除了能讓孩子覺得並非自己的錯,也讓他較能承受問題。那麼,孩子與陪伴者、與問題本身皆為「一起調整情緒」的合作關係。
阿Q提醒,社會在不同時代文化下會建構出不同的問題,而讓我們痛苦的不一定是問題本身,反倒是在社會文化的框架中,對自己施加的許多不允許。因此,試著減少「不允許」的包袱,允許自己與問題共存,就能遇見更完整的自己。
🌱概念三:覺察支線故事——發現「認識世界」和「認識自己」的不同方式
「主流故事」指的是我們訴說出來的生命經驗,而「支線故事」則是我們本來沒有意識到或是不想承認的經驗。當一個人反覆訴說的主流故事,容易型塑他的自我認同,因此,我們需要帶孩子在既有的事情中看見其他的亮點。例如,在「一直成績不好」的主線中,我們也可以發現孩子「一直願意去學校」這條努力的支線。
覺察支線故事,就像是發現自己不同面向的寶藏。 國國將「完整」比喻為太極圖,白中有黑、黑中有白;畢竟追求完美不僅不可能,而且還很累人。太極圖告訴我們,可以脆弱,也可以有力量;可以獨立,也可以依賴他人。
🌱陪伴:「穿越問題」、「開發新故事」與「設定未來」
在逆境中,人需要時間才能度過痛苦,但又不能只有時間,還需要「有人陪」的機運。
陪伴讓課題得以承受,或許這已是所有我們可以做的事了。關於敘事治療的概念,可能有各種原因導致難以總是實踐,這是人之常情。所以也別忘了,適時的放過自己,因為我們期待對孩子的方式,在我們的來時路也是陌生的。